
向新發力 逐綠前行---- 絲路投資:加快構建數字賦能與戰新投資雙輪驅動
發布時間:
2025-04-07 17:49
來源:
瀏覽量:
編者語:
發展綠色生產力,需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性作用,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,激發新動能、塑造新優勢,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。山東發展集團堅決扛牢發展現代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、支持全省基礎設施建設、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使命,突出“功能定位”價值導向,聚力以科技“含新量”,推動產業“含綠量”,提升發展“含金量”。
集團官微推出“向新發力 逐綠前行”專欄,展現各企業勇挑大梁、向新發力、逐綠前行,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,培育綠色生產力的系列舉措,用實干之筆繪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畫卷的生動實踐。
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與 “雙碳” 目標的大背景下,山東發展集團直屬企業絲路投資積極探索創新發展路徑,以數字賦能和戰新產業投資為雙輪驅動,深入推進市場化轉型戰略,全力促進綠色循環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。
數字賦能,助推產業轉型升級
山東是鋼鐵大省、鑄造大省和廢鋼鐵回收加工大省,由絲路投資建設的“山東省規上廢鋼鐵回收加工交易智慧監測平臺項目”,通過將廢鋼鐵回收環節、加工環節、冶煉企業交易環節納入其中,實現廢鋼鐵回收加工、冶煉利用的全鏈條可視化監管。目前,平臺注冊認證用戶已達800余家,累計完成交易2.8萬筆,交易總量125.45萬噸,交易總金額近75億元。

絲路投資還積極探尋 “省再生資源行業平臺化碳普惠解決新路徑”。通過深化數字產業融合,進一步完善廢鋼平臺功能,計劃實現全省范圍用戶覆蓋,并逐步向廢有色金屬、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產業拓展,致力于打造公司再生資源發展產業新優勢。
戰新產業投資,布局綠色循環經濟
絲路投資聚焦綠色循環經濟,累計投資近10億元,大力推動濰坊諸城龍城靜脈產業園、日照五蓮有機廢棄物處置中心、煙臺福山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基地等多個特許經營項目落地。其中,山發諸城污泥資源化處置項目已投產試運行,累計處置污泥近7萬噸,發電700余萬 kwh,節約標煤1.2萬噸,二氧化碳減排3.3萬噸,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。同時,項目啟動污泥處置全要素數據模型建設,為后續項目的復制與拓展筑牢基礎。在工業循環水處理領域,絲路投資扮演 “耐心資本” 角色,投資支持的 “五萬噸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反滲透膜阻垢劑項目” 已從科研攻關階段順利轉入產業化運營。
(山發諸城污泥資源化處置項目試運行)
創新驅動,培育新質生產力
絲路投資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緊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,持續加大研發投入。近期,新增柔性引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、泰山學者1人,新增污泥資源化處置全過程工藝控制、多能耦合暖通系統集成等科研項目,并成功獲批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軟件著作權,促進了科技創新優勢逐步向主業聚集,為深耕綠色循環產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。

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,絲路投資積極探索聯合創新研究機制,與科研院所、專精企業攜手合作,構建“產業智庫”和“技術服務中心”,加速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場景的應用。在綠色循環領域,科研成果取得多項突破,其中電廠廢氣微藻固碳技術入選“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”,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
(電廠廢氣微藻固碳技術進入中試階段)
聚焦未來發展,絲路投資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,全力推動投資布局加速落地,深度賦能實體產業發展,積極探索科技驅動的創新模式,在做優做強做大的征程中,為集團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